发布日期:2024-05-06 11:07:46 大 中 小
谭志勇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对江津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你在政协重庆市江津区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第301号提案《关于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建议》,我委收悉后高度重视,组织区招商投资局、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就提案涉及问题进行研究办理。现就提案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区供应链产业链发展情况
近年来,江津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在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同时提升发展质量,全力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区、重庆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目前,江津区是全市唯一拥有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食品·粮油加工、工业互联网)的区和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江津区紧扣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大力构建“3+3+X”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体系: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消费品、先进材料3个主导产业,突出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及新型储能3个支柱产业,培育山地农机、智能家居、现代医药等X个“新星”产业。2023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53.3亿元、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完成工业投资209.5亿元,增长11.2%,技改投资占比达36.7%。
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粮油食品、酒水、绿色包装、智能家居、装备制造、汽摩、新材料、大数据智能8条重点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区制造业供应链保持总体稳定,重点产业链链条进一步完善、优势进一步突出,培育形成一批在全市乃至西南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二、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引育“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方面。
一是项目招引创造了新纪录。2023年,全区全面完成“1115”目标任务,新引进产业类项目132个,协议引资1088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的产业类项目20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9个,重大项目引进取得有史以来最好成绩。
二是产业方向驶入了新赛道。聚焦3+3+X现代产业集群,精准引进3G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西南基地、飞轮储能系统西区总部基地、压缩空气储能设备生产基地等产业项目,加快推动江津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地区辨识度。
三是综合成绩取得了新进步。市外项目正式合同额625亿元,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04%;市外项目资金到位额188亿元,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25.3%;新增市外项目开工50个。招商引资综合考核同组排名第8,连续三年实现提升。
(二)构建优质产业生态圈,促进要素价值加速释放方面。
一是工业基础不断夯实。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了22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53.3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全市4.7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区第4位,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6.5%提高至7.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51.4亿元,同比增长14.1%。在经济报表赛马比拼7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位列A档。
二是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现代产业集群体系初步建立,“3+3+X”产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905.4亿元,集聚度达到97.54%。三个主导产业360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308.1亿元,同比增长10.3%,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团结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培育引进数字经济企业95家。先锋、油溪获批市级中小企业集聚区;年产销农机180万台,全市第一,微耕机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7%、全市第一。农机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特色中小企业集群,全国仅4个。
三是发展质量实现了新跃升。23家企业列入重庆市“双百企业”名单,全市第二;润通控股、哈韦斯特铝获2023年重庆民营企业100强;威马农机成功上市,也是重庆市首家上市的农机装备企业。新增5家国家“小巨人”,累计22家、新增74家市级“专精特新”,累计227家,均位列全市区县第二。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5个,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70个、智能工厂12个,建成总量从全市第3上升到第2位;累计建成国家级、市级绿色工厂37家,居全市前列。
(三)深化产学研提升科技研发,保障供应链人才引进与落地方面。
一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实施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94家,全市第6位;科技型企业2264家,全市第10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45.3亿元,增长14.9%。
二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7个,建成市级以上研发机构9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96个。建立首个科技成果库,专利密度突破20件/万人。培育技术经纪人179人,技术合同成交额23亿,同比增长近10倍,位列渝西地区第一名,综合创新竞争力主城新区第一。
三是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引进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3支,引育优秀青年人才500多名。支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95家次2.08亿元,累计785家次,共计16.44亿元,放款总量全市区县第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招商引资,引育更多优质项目。
一是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明确重点领域。深度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方向,围绕发展3个主导产业、3个支柱产业,以及农机装备、智能家居、大健康等“新星”产业,重点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丘陵山区智慧农机、食品与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引进一大批高质量、高体量、高效益的重点产业项目,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明确重点区域。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产业研究,按照“项目库、目标群、路线图”九字方针,编写《产业链招商地图》,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形成全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介清单、跟踪清单和签约清单,对照地图清单持续跟踪、重点推进。明确重点对象。根据产业地图项目清单,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上市公司、“国字号”、“央子头”、知名跨国企业和产业链核心企业做文章,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大力开展产业链头部企业的对接合作,时刻掌握其发展动向,找准合作切入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解决我区产业链薄弱环节,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深耕驻点招商。持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闽台地区、成渝地区等区域开展驻外精准招商。强化专班招商。持续强化丘陵山区智慧农机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和食品与农产品加工产业招商专班,紧盯目标、精准发力。强化产业链招商。精准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努力形成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强化资本招商。充分发挥基金的政策效应和杠杆作用,为招引项目资金、要素匹配提供助力。三是强化招商统筹。加强部门和平台协作,实现信息共通,资源互享。用好联席会议机制,科学研判项目,把好项目入口关。共同推动考核指标完成,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制度,共同做好招商“赛马比拼”,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四是筑牢招商基础。提升能力素质。坚持以专业化为目标,提高招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打造一支懂经济、懂法律、懂产业的专业化招商队伍。强化招商宣传。制作高质量招商引资对外宣传册和幻灯片,提高对外招商宣传形象。
(二)强化存量升级,提升产业链整体发展质量。
一是加大产业链主要环节及薄弱缺失环节引育力度。明确产业链发展优势及短板,研究明确产业链堵点和痛点,瞄准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滚动实施和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引领项目和重大平台,鼓励支持本地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全力扶持龙头骨干企业成为“链主企业”。二是提升现有产业链生产效率和效益。聚焦重点产业链现有优势环节,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化装备及信息管理系统普及,大力培养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三是培育产业链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遴选培育一批有核心技术、有广泛市场、有发展前景、有竞争实力的领军企业,鼓励领军企业加强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格局。四是优化重点产业链区域布局。引导江津工业园区各组团、江津综合保税区聚焦2-3条产业链,引进上中下游核心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培育产业生态系统,走特色发展集群发展之路。
此复函已经郑军燕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你们对江津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为江津工业完善措施、谋划发展、改进工作献策出力。
附件:承诺事项表
重庆市江津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4月29日
联 系 人:郑岑
联系电话:47525490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分项列出)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加大产业链主要环节及薄弱缺失环节引育力度,全年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4个以上。 |
2024.12 |
区招商投资局 |
2 |
加大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户以上。 |
2024.12 |
区经济信息委 |
3 |
大力培养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新增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12个。 |
2024.12 |
区经济信息委 |
4 |
优化重点产业链区域布局,江津工业园区每个组团确定2-3个主导产业协同发展。 |
2024.12 |
区经济信息委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