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19 14:50:00 大 中 小
王达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江津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及运营的建议》(第356号)收悉。首先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经我委会同区经信委、区招商投资局等单位认真研究,深入到各园区、各相关企业实地调研,初步厘清了相关思路,现答复如下:
一、您提出的问题客观存在
我区在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及运营领域确实存在顶层设计和认识不足、协同机制不够完善、运营步伐慢、缺乏创新等问题。您在建议中提出的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建设顶层设计和推广运营、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用、创新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机制等三个建议十分中肯,你提出的建议将对我区大数据智能化相关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针对提案建议所做工作
收悉该提案以来,我委高度重视,分管领导牵头对提案办理方式作了安排部署,并安排专人统筹办理。针对提出的相关建议,所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一)针对“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建设顶层设计和推广运营”所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我区已成立了江津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统筹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各项工作。为开展下一阶段的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相关工作,我区于2021年出台《重庆市江津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建立数字经济保障机制,明确工作思路和措施,同时编制了《江津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规划》,为数据资源在我区广泛应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保障。
(二)针对“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享应用”所开展的工作
为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享应用,我区从2019年起开始筹备建设江津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目前该平台已于2019年12月上线运行,并完成与市级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区级各部门可根据业务需求,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向市级部门申请数据接口调用目前,区应急局应急指挥中心、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区经济信息委智慧园区项目、白沙镇综窗系统等已基于区共享交换平台完成市级数据调用,智慧综治、智慧城管等项目正在规划通过共享交换平台获取数据进行开发。2021年9月我区成功入选重庆市首批市区政务数据协同试点区县。现阶段,正在按照市级数据协调相关要求和进度,开展我区数据资源下沉工作。
(三)针对“创新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机制,加快运营步伐”所开展的工作
一是鼓励引导 金融机构 与企业合作,助力我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方面。自2020年起,我区就在谋划设立相关基金公司,为相关智能化企业提供融资保障。目前已设立了“重庆市江津区国科联动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企业),并于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基金产品备案。本基金组织形式为有限合伙企业,经营期限为合伙企业成立之日起10年,基金规模10亿元,合伙人7个(有限合伙人6个、普通合伙人1个)。截至2022年3月31日,基金已完成第一期出资的实缴,并完成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目前已有3个项目已通过投决会,正在投资协议谈判过程中,项目包括:麻爪爪(新工厂建在江津区)、吉态来博、开始喝茶。
二是加快团结湖项目推进方面。根据区委、区政府“全力将团结湖打造成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要求,近年来,我区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为载体,不断引进相关智能产业,自建园以来,累计引进了鸵航无人机、自行者科技、路晟科技、测微科技、承一科技、富视康、中科新材料、中科北影、玄武岩、力耘科技等58个项目。在细化四个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后,又新签约了宇燕无人机整机项目。以玄武岩材料引用为基础的国阳新材料5G通讯杆项目已形成合同,即将签约。目前,还有蜂巢无人机、精石科技无人机整机、武讯科技储存芯片、康佳生态伺服机器人、银鑫汇机器人、美顺科技控制芯片、智慧城市(合肥)研究院、高光谱相机(北航)、赛可智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10余个重点在谈项目。
三是促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方面。2021年,江津区新增市级智能工厂6个,新增数字化车间14个,新增数量排全市第二位,全区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累计达51个,总量排全市第三位;江小白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作为全市唯一项目入选工信部2020年上云典型案例,重齿公司获全市2021年十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全区新认定通过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数量达83个,位列全市首位;新增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47个,超过前5年贯标企业数量总和。全年新增市级智能化赋能工程试点示范项目5个,区级遴选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试点项目4个。同时,加强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政策扶持,减轻企业资金压力。27个项目获得市级工业和信息化资金共计1867万;24个项目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300万元;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第一批支持项目52个,发放奖励资金约2500万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智慧平台建设对全区数据协同、共享交换需求迫切,而各部门以前建设的业务应用,基于自身应用需求开发,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难以直接共享,形成“数据孤岛”,如:各行业部门建设的“一张图”,由于地图底图不相同,其标准也不一致,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交换。二是部分企业对智能化改造还持犹豫态度。由于智能化改造硬件投入大,且未来市场不确定,部分龙头企业都还对智能化改造持谨慎态度,积极开展智能制造的意愿不足,大量中小企业更是处于观望状态。三是支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区缺少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的供应企业,缺少平台服务商和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缺少相应的高技术人才,智能制造的“链群”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力度解决“数据标准”相关问题,尽快实现数据共享交换;二是进一步推动现有产业升级发展。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5个,新增重庆市数字化车间5个、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广泛推广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免费上云产品,新增上云企业100家以上,持续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力争至2022年年底,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入驻企业超过80家; 三是引导“重庆市江津区国科联动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企业)持续为我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融资保障。
此复函已经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彭远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委。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5月12日
(联系人:肖永毅,联系电话:15086918511)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